写在一周的热闹之后

百度在上一周的事件中成功地成为了风暴中心,网络上口诛笔伐,几乎一边倒地声讨百度,偶尔还见几篇稍微中立或者洗地的文章,还有百度PR柔弱的几篇叫屈喊冤文在同学的朋友圈被转发,最近又暴出了知乎封账号事件,真是好不热闹。本人作为我们厂一个搬砖的IT民工,作为利益相关者,写什么其实都难免有屁股决定脑袋的偏见和倾向,而且身处厂内最底层,也没法给出什么官方的见解。但是过去了一周,看了这样那样的文章,各个群里这样那样的讨论,有些个人想法觉得也还是不吐不快。

首先这件事百度绝对不能称自己为冤枉,更不能冷血地说癌症晚期患者病急乱投医,缺乏辨识能力(这个倒不是百度说的,而是人民X报说的,当然这文章大多数内容还算有逻辑,就是标题和一些口吻有点缺乏人文关怀了)
人民日报
病急乱投医是人之常情,面对生死之时,没有几个人能够冷静客观地泰然处之。如果现在告诉你,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多半年,我想每个人都会尝试去穷尽各种办法,甚至可以让一个无神论者不惜求神拜佛,访仙问丹,哪怕还有亿万分之一的希望,或者哪怕只是看起来有那么亿万分之一的希望也是值得尽自己之力去尝试的,求生的本能和在绝望中坚持抗争的勇气也是人类能够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优胜劣汰,物尽天择,不断存活下来建立今天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原动力,根本就不应该被指责。更何况死者为大。更何况这家医院是在用一个在美国也未能实验成功,在国内还仍处于临床试验状态中的方法去榨取一个濒死之人最后的金钱、时间和希望。更何况这家医院靠的是转包的三甲资质、央视报道和百度的推广来骗取了一个绝望中的家庭的信任。更何况在这个案例中,百度因为这家医院的违规和欺诈行为还获取了利益。既然都是有过错的,去争过错的大小无非是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行为,中立的第三方可以去评判去量刑,当事人在被大家围起来指责的情况下还喊冤叫屈,就只能说是认错态度不端正了,当然这么大的锅也不好都让厂里的PR背了,毕竟在这么大的危机面前,“叫屈”估计也是一种本能反应。

从法律上来说,百度确实不违法,不然检察院应该已经提起公诉了(事实是连军警医院和转包的公司也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索……)。对于理想的自由市场行为的原则来说,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监管部门“法无授权即禁止”也是完全合理的。搜索推广这个商业模式本身也没啥问题,举个这几天在网上充当了很久的正面形象的友商谷歌的例子:
谷歌搜索结果

用美国的IP搜cancer,前面几位赫然就是推广,网上之所以很多人说google的结果没有推广只是因为用了国内的ip,而google在国内已经没有多少市场占有率了而已。

但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立法和执法上的漏洞。在2000年多部委下发的《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中就已有规定不允许外包科室,现在却还屡禁不止,在军警类医院中更是泛滥成灾。而至于这次事件中用各种手段促使魏则西一家“受骗”(或者我觉得有可能已经构成了欺诈)的肿瘤中心,使用卫生部明确规定只能用于临床实验的技术(也就是说这个技术应该明示于患者,并且不能收取任何费用),在事发后目前暂还未见到受何处罚。而百度就单论这次事件而言,因为互联网推广目前并不算广告法定义的广告,从现有法规来看应该来说是缺乏一个《医疗信息互联网推广管理办法》的法规,或者干脆就从法律上禁止一切商业性质的医疗推广行为,事实上百度内部倒是有一个可能相对于现有可约束互联网医疗推广行为更严格的推广条例,然而很遗憾,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阻止此类事件的发生。所以这事百度的核心问题在于,如果没有网上这些口诛笔伐,那么在这样事件中在法律上百度毫发无损,推广费用也不用偿还,相对来说的处罚就太轻了。对于企业来说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然这个利益也包括品牌形象带来的长期价值)是市场效率最大化的一个保证,所以只有强大的舆论损害到了百度的品牌形象,才能使它在法律暂未很好地限制约束此类行为时,更好地主动去严格限制和筛查(当然在合法企业范围内再做限制不可避免地会错误地拒绝了一些好的商家,但是如果利润的损失能弥补品牌的受损,企业应该就会觉得是值得的)。还是举一个谷歌的例子:谷歌在2011年被依法处罚了5亿美元之后,才主动收紧了药品推广的限制,可以认为在2011年之前谷歌在这个领域是存在许多违法(而不仅仅只是“作恶”)的行为,美国政府从09年开始精心策划了一次钓鱼执法,才将此事真正查明

如果这次事件之后军队医院外包没有被彻底禁绝,民营医院以及希望进入医疗领域的民营资本没有被合理引导、规范和约束,互联网医疗推广没有新的立法出台。那百度主动能做的我能想到的就是要么彻底禁止医疗推广在百度上出现(从签订合约的环节就限制),要么就是加强医疗推广的明确标识。不过我觉得如果没有国家的法律规定没有哪个烟厂会主动在烟盒上印上“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如果完全靠百度自律就取决于这次形象损害折算的利润与主动限制行为所带来的利润损失(反正我总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资本罪恶的动机和行为——冰冷而血腥眼里只有利润)。

其实百度就算完全斩断所有好的坏的医疗推广也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也依然还在卖外卖、做导航、玩金融、搞无人车。民营医院中有真才实学只是有违规经营行为的一部分改邪归正,纠正过度医疗、取消过度和虚假宣传,合法经营,仍然可以在现有优质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的环境下提供人民需要的服务,做出一些贡献。而那些靠转包军队医院牟利、为生的人不知道在切断了这个生财之道之后还能靠什么过活。又能在历史上留下怎样的影像。从这个角度来说百度的回旋余地更大,确实承担的责任也应该更大一些。

写了这么多,感觉难免还是有点替厂里洗地的嫌疑。毕竟我们厂对技术工人确实还是不错的,虽然这么多年下来,厂子大了,可以吐槽的槽点更多了,公司其实也在一个转型的困难期(传统搜索业务增长瓶颈,没有新的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还带着这些没有完全理清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对工程师而言还是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钻研算法模型、打磨架构代码的环境,所以也才能吸引像楼教主这样的人才从谷歌绕了一圈来到了百度做无人车。从历史上来看也没见过哪个公司会被贴上“善”或者“恶”的标签,市场上只有冷冰冰的财务数字和法律条文。企业也只有经营有方或者经营不善,品牌价值高或者没有品牌价值。我是国内能有更多有活力有水准的企业,能给国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为国家的产业升级添砖加瓦。网上有文章说15年前百度和谷歌几乎同时起步,结果一个在卖外卖,一个在造机器人。但是作者忘了15年前我们还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没有自主研发的汽车、计算机芯片。15年后我们也不过刚有了一个医学诺贝尔奖、有了BAT、有了高铁、无人机,我们的民营企业才刚刚开始有了在民用领域的最尖端的技术上与国外大厂一较高下的机会。15年后我们再看。

其实从这件事能看到的东西还有很多……

在我们的国家,每一天还有太多的人在不应该离世的时候离世,优质公立医院资源稀缺,分布不均衡,医生水平良莠不齐,大量人民百姓看病难,求医贵。各种因医疗事故、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医患纠纷此起彼伏,另一头是大量公立医院的优秀医生待遇低,工作强度大,许多人不得不依靠红包等灰色收入来平衡自己的付出……这一切似乎都在提醒我们,即使在我们GDP已经达到世界第二的今天,我们国家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当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美国,很多穷人同样看不起病,约不到想要的医生)。也许医疗体制本身就是当前人类的一大难题,因为人体现在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医疗技术也远没有达到每次都能安全地“药到病除”的地步,很多大病的治疗方法本身也和“赌博”差不多,在这种不安稳的技术根基基础上,去谈一个理想的体制也许还有点远,医改这个话题也太大,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就能写完的。医改推动了十几年,大部分措施也仍然还在原地转圈……一边是国家投入力不从心,另一边是大量民间资本和私立的优质资源希望能进入却不得其门,一边是国家从法规到医保对私立医院的歧视与限制,另一方面是很多劣质私立医疗机构在外包科室掩护下的无法无天。

抛开医疗不提,整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自由市场,在改革开放30年多后的今天也仍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混乱和矛盾。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空气污染雾霾爆表已经屡次登上新闻头条,假冒伪劣商品在网上在线下仍然大行其道,中国制造还在经历痛苦的转型和升级,从质量到品牌,一边是大批倒闭的。当然30多年不长,30多年还太短。回头看看这30多年稍微年长的人如果较完整地经历了这个阶段,也会不得不惊叹,不得不将之称为“奇迹”,是的,现在的中国制造在大部分地方仍然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但是20多年前、30多年前,谁能想象那时候大部分的中国人还生活在农村,那时连固定电话机都要依赖进口,过节才能吃肉,城里高级工程师账面一年的工资还没有在美国刷盘子一个月的收入高,随便一家外企在国内招个办事员都能吸引一大批大学最优秀的毕业生趋之若鹜;大多数人都没有私家车,没有那么多的摩天大楼,羡慕国外的万家灯火、宽阔公路。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在物质上,在生活水平等许多方面至少从面上和量上我们已经逐渐接近甚至追上了西方国家的水平,大部分吃得饱、穿得暖,餐餐有肉、口有余粮,电影院升级了、马路变宽了、摩天大楼盖起来了,许多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已经不逊于西方的一二线城市,甚至更新更有活力。高铁技术成为了国家名片,衣服、鞋袜、玩具、电器、电子产品(现在也不仅仅是贴牌了)开始行销世界。改变已是巨大,已足以使世界人民都为止惊异。中国也从一个西方人琢磨不透的“土八路”开始在他们眼里变得彬彬有礼、西装革履,学习并适应现在世界的规则,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有了自己真正的一席之地。当然从理想来看,这一切都还远远不够,而且快速的发展之下也难免会留下许多隐患和危机。在国内暴露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旧疾未愈,新伤又起。在国际上看衰中国的声音从未停止,怀疑、抗拒、排斥,台湾问题、南海问题、西藏问题……中国人自己领土的事情都可以被世界上的各种势力所杯葛,就算有了点钱也无法改变国内外一些人士固有的看法(当然有些方面也确实只是仅仅有了点钱而已)。

当前全世界的经济都在面对巨大的挑战,而中国的经济同时还要面对自己的阵痛和转型。各种各样的食品、空气、产品质量、医疗的问题被曝光恰恰说明了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到了一个已经必须要解决的时间节点上。隐瞒、姑息和迁就都已经是过去时了,迎接问题,解决挑战才是现在的工作。

我们不能指望骂着骂着第二天中国就变成世界第一强国,变成了全世界人民向往的理想乐园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带着各种问题,我们至少已经起步,已经站在了一个不错的赛点上,所以并不在旁观的人,我想大多数肯定也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为了国家的“强国梦”,为了自己的小小梦想而努力,有希望并且肯为希望而去努力的民族永远是世界最可爱最有活力也最不会被命运抛弃的民族。活在当下,着眼明天,相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essay and tagged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 Response to 写在一周的热闹之后

  1. 陈磊 says:

    说的蛮好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